价值七八万的侦查设备窃听、密摄、伪装、盯梢
时报讯 “情人节是‘擒人节’,这种说法不对。我们要调查的对象才不笨呢!情人,每天都是情人节啊!”说这句话的老孙,名片上写着“律师助理”,而他干的活基本都是“私下调查”。这个情人节里,私家侦探,或者叫“调查员”再度引起很多人兴趣。
记者前日跟随一名调查员进行了一天调查。他试图查清一名女子是否有婚外情,而记者试图揭开私家侦探的神秘外衣。
情人节私家侦探空手而归
与老孙一见面,他就泼了记者冷水:“调查不到的!”被调查的是肖女士(化名),丈夫在郊区做生意,他怀疑妻子有外遇。
下午1时多,城站附近的一家咖啡连锁店,这个地方也是他的调查对象与情人约会的必经之地。一直等到下午近3时,肖女士还没出现。盯梢在肖女士家旁边的调查员也反馈说:“没有情况!她还没出过门。”下午5时多,肖女士的丈夫回家,俩人一起出门……
晚上,记者跟着老孙在市中心几家咖啡店和主题餐厅转了一圈。中山北路的“玉玲珑”,记者看见一对年龄相差很大的男女,男人约50岁,女人约28岁。
“不是(偷情),你从他们的眼神交流上就可以看出。”老孙说,“从心理学来讲,偷情者多有一种偷偷摸摸的心理,反映到行为上,就会欲盖弥彰”。情人节一晚的调查,根据老孙独特的“定理”判断,“没什么偷偷约会的情人”。
调查手段五花八门也常跟丢
“人越来越聪明了!”记者昨天从杭城的三家调查公司了解到:“委托人也许认为情人节是调查的契机,但调查结果却不是这样,很多被调查者已有了些反侦查意识。”调查对象越来越难对付,让私人侦探倍感“力不从心”。
老孙说他凭的是多年侦探的经验和直觉。他的调查手段还比较原始,基本上采取盯梢、跟踪、拍照,他说他从未使用过针孔摄像机、窃听器等设备。
现在,有些私人侦探的设备比较高档,一套要七八万,手段也花哨,与西方私家侦探接近,盯梢、密摄、伪装等手段统统用上,但还是会跟丢。小沈曾被派去调查杨家村的某女士,小沈和4名同事一起跟踪,什么手段都用上了,却也跟丢,此事花了他们3个多月的时间。
[1] [2] 下一页